微型計算機簡稱“微型機”、“微機”,由于其具備人腦的某些功能,也稱為“微電腦”,是在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基礎上配置必要的外部設備和軟件構成的實體。是由大規模集成電路構成的、體積較小的電子計算機。中國微型電子計算機發展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1971-1973為4位和8位低檔微處理器時代,1974-1978年為8位中高檔微處理器時代,1978-1984年為16位微處理器時代,1985-1992年為32位微處理器時代,1993年后為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時代,2001年Intel公司發布第一款64位的產品Itanium(安騰)微處理器。
微型計算機發展階段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微型計算機設備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中國電子計算機產量相對平穩,維持在35000萬臺左右,行業整體發展增速放緩。2019年中國電子計算機產量為35646.6萬臺,同比增長1.3%,2020年1-5月計算機產量為13043.6萬臺。
2017-2020年5月中國電子計算機整機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2020年5月中國電子計算機整機產量當月值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計算機的需求不斷增加。微型電子計算機產量占計算機產量比重在95%以上,是電子計算機最重要的分支。2019年產量達到34163.2萬臺,較2018年增長2582.97萬臺,同比增長8.2%。
2010-2019年中國微型電子計算機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當月值產量波動幅度較大。2019年4月為全年產量最低值,產量僅為2399.9萬臺。2019年9月為全年產量最高值,產量為3654.6萬臺。差值為1254.7萬臺。
2019-2020年5月中國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當期值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2020年5月中國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累計值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占全國產量34.77%。華南地區產量占比排名第二,占比為17.65%。其次為華中地區,產量占比為4.1%。華北和東北分別占比1.5%、0.01%。
2019年各行政區產量分布占比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重慶市、四川省、江蘇省和廣東省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排名前四,占中國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比重為76.18%。重慶市、四川省、江蘇省和廣東省產量分別為7614.3萬臺、6584.2萬臺、6032.3萬臺和5784.7萬臺,分別占比為22.29%、19.27%、17.66%和16.93%。其次為安徽省和福建省,產量為2253.8萬臺和2192.4萬臺,占比為6.6%和6.42%。
2019年中國各地區微型電子計算機產量分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地區各地區產量(萬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深度報告
2020-2026年中國便攜式微型計算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便攜式微型計算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共十章,包含2015-2019年中國便攜式微型計算機行業上下游主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2020-2026年中國便攜式微型計算機行業發展預測分析,便攜式微型計算機行業投資前景研究及銷售戰略分析等內容。